經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體 / VIDEO
專家智囊 / EXPERT
先天稟賦不足,如何實現鄉村振興?
關鍵詞:
鄉村振興
休閑農業
所屬分類:
鄉村振興
休閑農業
鄉村振興背景下,系列政策不斷釋放,各類開發主體紛紛進場,各級各地政府都面臨著一個問題,如何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自2017年十九大至今,絕大部分鄉村停留在整治村容村貌、完善基礎設施、增強基層建設等方面,已在“生態宜居”層面初見成效,但如何全面發展農村經濟,實現生活富裕,才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及目標。
① 現代農業、核心產業: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通過產品、技術、制度、組織與管理創新,推動農業產業鏈延伸,進而強化鄉村核心產業支撐;
② 特色文化、自然環境: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或依托現有優質自然環境,大力實現農文旅融合發展。
以產業支撐和農文旅開發推進發展鄉村經濟,是毋庸置疑的“最佳方案”,但當前對于中國絕大多數鄉村而言,他們因為土地政策、人員大量流失等原因,無法實現規模化、現代化一產種植;他們沒有“五常大米”“陽澄湖大閘蟹”這些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他們也缺乏深厚的、具備獨特吸引力的在地文化。
那么,對于這些原有產業薄弱,文化地理條件和資源稟賦先天不足的鄉村,他們的經濟發展出口又在哪里?
我們認為,藝術活化鄉村,文化符能田園,可能將成為絕大多數缺資源鄉村的轉折點和突破口。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祭】--全球最成功的藝術振興鄉村的案例。
越后妻有作為傳統的偏遠鄉村,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老齡化、空心化、農田廢耕、房屋閑置的問題,在不斷衰敗的過程中,藝術的出現成為其命運的轉折點。
活動自2000年開始,每三年舉辦一次,藝術祭以農田作為舞臺,藝術作為橋梁,連接人與自然,試圖探討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重振在現代化過程中日益衰頹老化的農業地區。
知名藝術策展人北川富朗可以說是越后妻有的“藝術拯救者”。在北川富朗看來,大地藝術祭的初衷是“讓村落中的爺爺奶奶們都能有開心的回憶,即使只是一瞬也好”。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參展藝術家必須幫助當地居民展現當地生活,聘用當地工匠,結合豐富自然資源,展現當地傳統產業,比如溫泉、梯田景觀、大米、燒陶文化等。
(《鮮花盛開的妻有》 草間彌生)
(《梯田》伊利亞與艾米利亞·卡巴科夫)
(《峽谷隧道觀景臺》馬巖松)
到2018年為止,大地藝術祭已舉辦7屆,歷時18年,共350多組藝術家,在越后妻有的土地上創作了超過900件藝術作品。在2015年,短短兩個月展期內為當地創造了51億日元的收入,包括展覽門票、交通、講解游覽服務、餐飲、住宿、便利店銷售等。
以藝術介入鄉村,使國人改變對中國鄉村“臟、亂、差”的固有印象,喚醒對土地的愛和尊重,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過往項目中,我們也在通過藝術手法賦能鄉村。
新疆·奇臺碧流河鎮皇宮村村莊規劃
古村里的廢棄土墻,變身最美藝術建筑
村內古戲臺的廢棄土墻,幾代人曾經的回憶,現在的它是破敗的、殘缺的,但在設計師眼中,它也是一種歷史沉淀的美。
保留土墻,將其變身成為新建建筑的一部分,成為室外景墻,成為室內藝術隔斷。古墻與現代化建筑形式、建筑材料相結合,歷史與現代的交融碰撞,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打造村內地標性文化活動中心。
(土墻現狀)
(保留土墻并成為新建建筑的一部分)
(改造效果圖)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阿西里西草原藝術公園
“阿西里西”是彝族語言,其意思是“我們的好朋友”,朋友就像藤蔓,彼此依靠相互支持,通過擁抱別人,從擁抱中獲取力量。
阿西里西草原藝術公園以大地藝術手法,通過緊緊擁抱的蔓藤來將整個項目地進行串聯,同時借助在蔓藤生長出來的一個個充滿生命野趣飄逸、和諧包容的 休閑節點,形成一個充滿生命綻放力量的草原藝術公園。
大自然與神奇造化之手,幻化的優美大地藝術。
(阿西里西草原現狀)
(標識牌)
(飛鷹長空·藤蔓藝術景觀)
(荒原迷鹿·藤蔓藝術景觀)
(長鹿漫漫·藤蔓藝術景觀)
(水鏡奇緣藝術景觀)
(天窗有你藝術景觀)
河北省邯鄲市·后南陽堡村現代農業示范園
最最傳統的北方鄉村,一馬平川的地形地貌,同質化的種植作物,毫無觀賞性的鄉村風貌。
在毫無優勢與特色的現狀條件下,策劃以藝術創新作為突破口,打造一個與青春有關的田野空間。
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創造一種有情懷的田園生活,讓新時代下的青年淬煉美麗的青春,享受新形態下的田園美學生活方式,體驗新時代新風貌下鄉村慢時光。
(田園草帽入口形象大門)
(田野之光·地標藝術裝置)
(時光花郎·濱水休閑長廊)
(云中田·文化藝術裝置)
(田野嘉年華·農業主題親子樂園)
河北省·石家莊新樂市磁河兒童樂園
城堡、彩虹、魔法棒,當這些美好,又充滿夢幻的元素碰撞相融后,以無動力游樂為載體,攀爬、滑梯、戲沙,仿佛走入童話世界,一個彩色的夢幻王國。
結語:建設美麗鄉村,離不開對美好生活的認知,離不開社會美育的重建,離不開藝術的建設參與。引用日本、臺灣等先進的鄉村建設觀念,從市場角度出發,用藝術的眼光、設計的手段,把深藏于鄉村的老時光與記憶重現在眾人眼前,讓人們能夠切實地感受到美麗鄉村的民情文化,以此保護鄉村文化,復興鄉村文明,去更多的關注鄉村本身,帶動鄉村經濟,造福一方百姓。
-------END--------
2024-12-03
濟南市濟陽區以”黃瓜產業+種苗產業”為核心,打造三產融合現代農業園
2024-12-04
2024-12-03
用四個維度思考如何提升工業旅游的體驗溫度,以大咖國際產業園融合發展提案為例
2024-12-04
湖北省荊門市農谷?洋豐智農生態島:利用智慧農業,進行企業品牌再創造
2024-12-04
2024-12-22
在線留言
如果您對我們的服務感興趣,請留下您的電子郵件,我們將盡快與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