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體 / VIDEO
專家智囊 / EXPERT
研學課程開發的現狀-研學旅行課程開發如何做?
發布時間:
2024-12-20
來源:
作者:
國內研學旅行課程的實踐是隨著國家相關教育政策的支持而不斷深入,要使研學旅行做到立意高遠、目標明確、活動生動、學習有效,避免出現“只旅不學”或“只學不旅”的現象,就必須把教育性原則放在首位,尋找適切的研學主題和課程教育目標,深度促進研學旅行活動課程與學校課程的有機融合。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意見出臺后,國內教育機構如雨后春筍似的轉入研學市場,整個研學旅行概念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但經歷4年實踐,我們應該對研學有一個全方位回顧與反思。
我國研學旅行課程研發的現狀

1、研學旅行的含義及課程價值
以學生為旅行主體對研學旅行的含義進行解析,研學旅行以學生特點、學科內容與區域特色進行綜合,并結合學生所在的區域特點,通過集體旅行的方式走出校園,學習知識、開拓視野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實現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目標與教育價值。
2. 研學旅行課程的價值
研學旅行促進了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理解與實踐能力培養, 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展與學習興趣的培養,達到塑造學生人格的目的。
強調將其視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一項重要途徑, 有利于夯實學生的文化基礎, 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推動學生社會參與。
研學旅行通過讓學生協作探究學習鮮活的知識,有助于其養成更寬闊的文化胸襟從而形成集體觀念與責任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更健康地利用閑暇時間,該學習過程有利于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學生親近自然、更好地融入社會。
研學旅行課程作為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研學旅行課程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1、研學旅行課程定義中對學生的關照不夠
2、研學旅行課程的理論基礎相對薄弱
3、研學旅行課程化建構與實施水平有待提高
4、研學旅行場域建設與主題匹配度不夠
5、研學旅行傳統評價方式未能體現研學課程的特點
6、研學旅行課程開展的社會支持系統構建不完善

研學旅行課程的實施
關于研學課程實施主要從課程內容設計、研學場域、課程實施的影響因素三方面進行。
(1)從人才培養的角度, 指岀研學旅行的主題要多元化。
(2)基于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考慮,認為應根據學科特點, 對學科內容進行有效融合, 使得研學旅行主題綜合化。
在研學旅行的課程化設計方面幾個觀點:
(1)將課程實施分為課前確定目標、 架構組織、 編制手冊的準備階段,課中乘車與食宿安排、 活動管理的實施階段,課后完成作業、 展示成果、 認定成績的評價總結階段, 關注到整個活動的實施安排。
(2)將研學旅行課程分為三種類型, 提出了體驗研學一感悟自然與文化、 專題研學一組織主題活動、 互動研學一對口交流實踐嘗試。
(3)將知識儲備作為其中一個環節,具體設計為明確主題, 制定方案; 儲備知識, 激發興趣;實地體驗,情境提升;理性總結, 反思提高。
(4)基于地理實踐力的培養突出活動地點選擇的重要性, 提出清晰目標、 選取地點、 拓展延伸、 探究科學化的設計方案。
研學旅行課程開發如何改進?
1、規范研學旅行的課程內容
研學旅行在初級階段跟著教材走,而隨著研學旅行課程的推進,應該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以綜合化的視角解決研學旅行中的主題選擇、 課程建構等問題。 在整個過程中,應對教師所要發揮的指導作用進行探析,以解決學生自主實踐與教師有效指導的關系問題,以使在研學旅行課程內容設計、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能有效發揮作用。
2、加強研學旅行課程的場域建設
在研學旅行課程場域建設,依據學校的研學旅行課程主題、目標、學生情況等進行基地項目建設,明確主題目標,根據自身情況對校內外資源進行有效整合。
3、完善研學旅行課程的評價機制
避免傳統評價方式, 應結合研學旅行課程的特點,尋求適合研學旅行課程的評價模式以完善評價機制。
目前各地中小學校、相關委托企業或機構在推進研學旅行過程中,務必樹立科學、系統的課程體系意識,只有立足教育性、突出實踐性、加強融合性、確保安全性,將研學旅行活動的育人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實施方式、管理與評價等各種因素統合起來整體設計,才能確保研學旅行活動的順利開展,也才能確保實現良好的育人效果。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慶祝我司簽約貴州黔東南鎮遠古城【美食文化商業街升級改造】專項設計
2025-06-20
慶祝我司簽約徐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體創意與規劃設計】咨詢服務
2025-05-09
慶祝我司簽約昆明市高品質都市莊園【創意設計與場景營造】全案服務
2025-03-25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