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體 / VIDEO
專家智囊 / EXPERT
16個國家級精品特色小鎮成功經驗系列之——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新引擎
發布時間:
2024-12-22
來源:
作者:
“特色小鎮”已推行了近三年時間,作為鄉村振興另辟蹊徑的一種開發模式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場建設特色小鎮的熱潮,各領域資本、企業蜂擁而至。據“望鄉新鄉村”統計,自2016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以來,截至2017年7月短短1年間,住建部已公布的特色小鎮多達403個,又經兩年的發展已建成的、已規劃的、在規劃、有意向開發的各種類型不同規模的特色小鎮多達上千個。
于是,彼時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嚴格控制特色小鎮規模。2018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又印發了《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從正反兩方面正式建立起規范糾偏機制、典型引路機制。有關資料顯示,有關部門淘汰整改的“問題小鎮”多達四百余個。國家對特色小鎮的批復日趨謹慎,可見投資開發特色小鎮絕非易事。近日官方就公布了多個精品特色小鎮的成功經驗,以引導其他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
這16個精品特色小鎮分別是(排名不分先后):
黑龍江大慶賽車小鎮吉林安圖紅豐礦泉水小鎮
吉林長春紅旗智能小鎮天津西青楊柳青文旅小鎮
山東濟南中歐裝備制造小鎮江蘇鎮江句容綠色新能源小鎮
江蘇蘇州蘇繡小鎮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鎮
浙江諸暨襪藝小鎮杭州夢想小鎮
安徽合肥三瓜公社小鎮福建寧德鋰電新能源小鎮
江西大余丫山小鎮云南曲靖麒麟職教小鎮
廣東深圳大浪時尚小鎮廣東佛山禪城陶谷小鎮
它們是全國特色小鎮中的佼佼者,他們的不同類型在不同領域的成功為其他特色小鎮的成功開發具有很高的借鑒和引導意義。今天起,“望鄉新鄉村”將就官方公布的16個精品特色小鎮的成功經驗開發逐一解讀,望能為讀者提供一些啟發。
第一篇 如何打造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新引擎
1. 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鎮
簡介: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地理信息小鎮是信息服務類小鎮。以發展地理信息產業為核心,入駐地理信息企業240家左右,完成特色產業投資42億元,年繳納稅收8億元,發明專利擁有量280項。
規模:
小鎮規劃用地面積5500畝,其中建設用地2000畝;已建成區域用地面積4500畝。
成功經驗:
政府前期主導、企業參與,注重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四位一體”開發。
開發模式借鑒:
政府負責小鎮前期的規劃建設管理運行等工作,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墊資代建或與企業聯建產業大樓,再由企業以綜合成本價購房入駐,解決企業買地建設的諸多煩惱,分擔企業壓力。隨著產業大樓和人才公寓的投入使用,以及酒店、餐飲、娛樂等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加快實現由政府主導向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的轉變。
運作模式借鑒:
重點引進重點引進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地理信息軟件研發、裝備制造等領域的大項目和高層次人才,優化對企業的各項服務,建設地理信息科技成果交易市場,引入中航通飛研究院浙江分院、浙大遙感與GIS研究中心、中科院遙感所德清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微波目標特性測量與遙感實驗室。建立從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到產業平臺“四維一體”的科技創業孵化鏈,建成國內首家國家級地理信息眾創空間“地信夢工場”,并在北京、杭州成立異地孵化分中心,打造小鎮產業創新凝聚力。
開展與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地理信息產業協會、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等的合作,舉辦地理信息產品技術發布展示會,推介產品示范應用,塑造小鎮品牌影響力。
建設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開展文藝匯演、小鎮青年節、小鎮長跑等成為特色文化品牌活動,打造高科技特性體驗游等特色產品,打造小鎮重要吸引力。
通過為企業分擔壓力,提供細致周到人性化公共服務,加強政策扶植引導,塑造文化及配套完善的社區生活配套,從而打造了一個特色產業集聚、獨具魅力的特色小鎮。
2.杭州夢想小鎮
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夢想小鎮是信息服務類小鎮。以發展創新創意產業為核心,入駐企業3900家左右,完成特色產業投資31億元,年繳納稅收4億元,發明專利擁有量30項。
規模:
小鎮規劃用地面積4500畝,其中建設用地1000畝;已建成區域用地面積1440畝,其中建設用地1440畝。
成功經驗:
以市場為導向,統一謀劃,明確定位,通過打造便利的創業社區與生態服務系統,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形態完備的生態社區,實現產業集聚。以產業孵化作為小鎮核心區,周邊科技產業園作為孵化項目的加速產業化承載區。不斷實現創業項目到產業化落地的成功孵化過程,搭建創業孵化全景產業鏈。從而形成了一個成功的以小鎮核心區輻射帶動周邊產業園融合發展特色小鎮發展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本項目中還保留了一大批古建筑,本項目的成功也為古街區的保護與開發提供了一種新模式。
開發模式借鑒:
政府謀劃、市場導向、整體設計、分布實施推進收尾。
運作模式借鑒:
以頂層設計為指導,明確以互聯網、金融為主題的特色小鎮定位,專注互聯網創業孵化。通過轉變服務意識,為創業企業成長提供便利完備無縫對接的全方位服務,吸引互聯網與金融行業創業團隊入駐。通過技術平臺開發、資源整合、社交平臺搭建、宜居宜業宜游生態空間打造,進一步滿足創業需求,不斷吸引符合要求的創業團隊集聚。通過舉辦論壇、比賽、等活動推廣小鎮孵化項目,塑造小鎮品牌,擴大影響力,從而實現“孵化-加速-產業化”接力式產業鏈條。
3.福建寧德鋰電新能源小鎮
簡介:
福建省寧德市東僑經濟開發區寧德鋰電新能源小鎮是先進制造類小鎮。以發展新能源產業為核心,入駐企業40家左右,吸納就業4萬人,完成特色產業投資額210億元,年繳納稅收27億元,發明專利擁有量217項。
規模:
規劃用地面積5800畝,其中建設用地面積4300畝;已建成區域用地面積3500畝。
成功經驗:
堅持規劃先行,使小鎮建設有規可循。完善路網、學校、商業及服務設施建設,為項目落地投產、生產、生活提供良好便利的環境。打造以鋰電文化為核心,以新能源4DVR體驗館、雙創中心、體驗大道、無人駕駛體驗專用道,新能源游船、游艇等,建設綠色電動小鎮,疊加天生麗質的赤鑒湖,打造獨具特色的鋰電新能源特色文化小鎮。通過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精準招商等形式,推動新能源產業規模化、集群化。通過成立協調指揮部,優先提供產業用地保障,加強資金支持,強化人才保障等手段,保障項目的高效推進。最終形成宜居宜業宜游,具有新能源文化特色的特色小鎮。
開發模式借鑒:
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主動對接金融機構,引進信譽好、實力強的戰略投資者參與小鎮建設,研究引進社會資本進行整體打包開發。
運作模式借鑒:
規劃先行,通過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精準招商等形式引入產業,通過完善設施被套,建設新能源4DVR體驗館、雙創中心、體驗大道、無人駕駛體驗專用道塑造小鎮文化特色,豐富小鎮產業,為小鎮居民提供特色文化生活。從而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特色小鎮,解決就業問題,發展地方產業,為投身經濟建設的產業工人及小鎮居民提供生活保障。通過成立市區兩級骨干力量組成的領導小組,長期駐點協調解決企業問題,優先保障項目供地,加強資金支持、制定人才優惠政策強化人才保障等手段,強有力地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建設。
4.江蘇鎮江句容綠色新能源小鎮
簡介:
江蘇省鎮江市句容綠色新能源小鎮是先進制造類小鎮。以發展光伏產業為核心,入駐企業10家,完成特色產業投資187億元,年繳納稅收4億元,發明專利擁有量577項。
規模:
規劃用地面積4900畝,其中建設用地面積1500畝;已建成區域用地面積2500畝,其中建設用地面積1100畝。
成功經驗:
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由句容市人民政府與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協鑫集團及旗下企業成為小鎮創建主體,并成立協鑫綠色小鎮發展有限公司,導入協鑫集團及旗下企業核心優勢產業及高端人才。
開發模式借鑒:
整合、引入創建主體——協鑫集團產業鏈上游、中游、下游產業資源,以新能源設備為發展軸,電動生態圈和能源服務為兩翼,以科技、休閑、農業、教育醫療為基底,構建“一軸兩翼四基”的產業體系,著力打造光伏、智能制造、電動生態圈三大產業。結合項目地周邊的區位、生態資源優勢,通過建設大型美食廣場、亞洲和西式餐廳、高級咖啡廳,結合赤山、赤山湖、濕地田園,建設農、養、樂、景相互滲透的生態田園觀光帶,配備小鎮食堂、菜場、便利店等,規劃國際學校及康養中心等完善設施配套,結合濕地公園輻射區建設精品民宿,挖掘赤山湖特色水利文化,結合綠色低碳理念植入低碳文化,從而打造一個產業集聚,配套設施完善,宜居宜業宜游,具有地方文化特色與現代創新的特色小鎮。
運作模式借鑒:
與具有產業優勢的實力企業合作,由政府牽頭,企業作為創建主體,導入企業優勢資源,與地方區位、優勢資源相結合,挖掘當地文化,結合新時代需求進行創新,輔以地方政策支持與政企協調機制,保障宜居宜業宜游特色小鎮項目的順利實施。
5.山東濟南中歐裝備制造小鎮
簡介:
山東省濟南市中歐裝備制造小鎮是先進制造類小鎮,是國家級中德企業合作區內的“園中鎮”。小鎮現有企業10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家、世界500強企業8家,2018年實現稅收6.3億元。
規模:
規劃面積5.7平方公里,總投資499.7億元。
成功經驗:
堅持規劃先行,聘請策劃、產業、規劃、城市設計專業機構進行策劃與規劃設計,政府引導,全局統籌。明確定位,結合項目區位、文化特點,抓住發展機遇,以企業作為小鎮開發主體,市場化運作。堅持“筑巢引鳳”“引鳳筑巢”相結合的開發模式,打造集約化、生態化的子產業園區。堅持龍頭項目帶動,注重引進上下游產業鏈企業。通過挖掘利用當地特色文化,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務區,完善小鎮居民生活配套,堅持以城促產、以產興城的建設思路,讓小鎮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產城共融、宜業宜居宜游。
開發模式借鑒:
規劃先行、強化政府引導管理服務、全面統籌,借助中德企業合作區發展機遇,由企業作為開發主體主導小鎮的建設運營。堅持“筑巢引鳳”“引鳳筑巢”相結合的開發模式,打造集約化、生態化的產業園區,按照“核心區+輻射區”的空間架構,構建產業體系,挖掘當地特色文化,促進產城融合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特色小鎮。
運作模式借鑒:
成立以濟南市市委常委、高新區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推進多規合一,確保小鎮的開發建設融入片區規劃。委托策劃、產業、規劃、城市設計專業機構進行策劃與規劃設計。由濟南高新區中歐制造業發展中心聯合濟南高新控股集團公司,主導小鎮的建設運營。按照“核心區+輻射區”的空間架構,構建“3+2”產業體系,聚焦航空產業、電子信息、智能制造主導產業,打造研發中心和制造中心“雙中心模式”。形成了半導體及電子信息、機器人及智能設備、汽車制造、軌道交通、航空、精密機械、激光數控、電子商務及供應鏈管理等產業集群。引入博世轉向系統、大陸汽車電子、福士汽車零部件、博世馬勒渦輪增壓系統、漢格斯特濾清系統等德國高端制造企業的建設項目,富士康芯片制造、航加國際航空產業園等高端龍頭企業的建設項目。依靠龍頭項目強鏈、延鏈、補鏈,引進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聚焦“先進制造業+現代物流業”融合發展模式,引進世界500強京東、蘇寧、順豐等電商和供應鏈企業,美國安博、新加坡普洛斯等現代物流企業。以制造業促進物流業,以物流業帶動制造業,促進產業升級和跨界融合。建設企業總部基地、辦公、星級酒店、商務酒店及配套設施,構建集城市辦公、商務、出行、住宿、購物、文娛、社交、游憩等各類功能的綜合體,打造科技引領、集聚創新、多元復合、智慧生態的城市新中心。打造水島湖、德國村莊、四季花島等濱水休閑活動區,提供商業商務、文化休閑等服務。將濟南泉水文化、齊魯文化及稼軒名人文化(辛棄疾)相融合,將傳統元素與現代建筑相結合,提煉歷史文化名人的精神內核,打造“臨水而居”街道空間。以小清河復航工程為契機,聯手空港荷塘,將中華傳統的徽派建筑、江南水鄉特色有機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人居環境。引入社會資本,成立引導基金,推動跨國企業合作,打造人才、技術和服務平臺,打造只是產權服務平臺,積極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促進產城融合,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特色小鎮。
6.黑龍江大慶賽車小鎮
簡介:
黑龍江省大慶市薩爾圖區賽車小鎮是現代服務類小鎮,是國內首個賽車主題特色小鎮。小鎮以發展汽車產業為核心,入駐企業480家左右,吸納就業近2萬人,完成特色產業投資21億元,年繳納稅收0.8億元,年接待游客人數300萬人次。
規模:
規劃用地面積3800畝,其中建設用地面積3298畝;已建成區域用地面積634畝,其中建設用地面積551畝。
成功經驗:
企業作為開發主體,負責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通過聘請專業規劃設計團隊進行統一策劃規劃設計,聘請專業運營團隊,負責小鎮產業運營。企業利用自有資金結合商業貸款投資開發建設。政府負責把握小鎮定位,建立市、區兩級工作小組全程跟進,駐場服務,通過服務下沉、積極創造優良營商環境。
結合項目地產業、生態、氣候特點與區位條件,建設產業項目,通過活動賽事舉辦聚集人氣,完善產業鏈,促進產業集聚,通過挖掘、創新利用特色文化,塑造旅游服務品牌,通過完善設施配套導致宜居宜業宜游新城。特別是結合當地產業情況,將礦區廢棄建設用地用于產業項目建設,為礦區產業轉型提供了新模式。
開發模式借鑒:
企業主體、政府服務、市場化運作的開發模式。中房聯合集團大慶中房置業公司主導小鎮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大慶市政府負責明確產業定位、做好總體規劃、強化項目服務、搞好政策扶持。
運作模式借鑒:
圍繞建設國家級賽車基地、國家級賽手培訓基地、房車宿營地,培育以賽車運動為引擎,集賽車服務、冰雪游樂、高端溫泉、文化會展、商貿餐飲于一體的“1+5”產業體系,聘請頂級運營團隊,打造一站式全齡全包全時的運營模式。
小結:
通過上述6個精品特色小鎮成功經驗的總結,我們發現他們存在以下共同特點,即:
都是政府引導,統籌管控。
都由市、區兩級工作人員成立專門領導小組或服務機構駐場配套保障服務,通過服務下沉,積極創造便利營商環境,為小鎮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保障。
都是企業作為開發主體和運營主體,進行市場化運作。
開發之前都經過專業的策劃、規劃設計,產業定位、功能定位清晰,發展建設有規可循。
項目的定位及開發建設都因地制宜地緊密結合了當地的產業基礎、生態、區位、交通等條件。
都是以新興產業作為小鎮的主導產業的新型特色小鎮。
都不同程度地為小鎮的開發建設提供人才、資金、用地等保障政策支持。
都注重挖掘、利用當地特色文化或進行文化創新,打造宜游配套服務。
都通過完善生活配套服務,打造宜居生活空間。
都形成了產業集聚,達到了產城融合、宜居宜業宜游的標準。
因此,在打造這類小鎮應優先考慮上述十大共同特點,政府與企業通力合作才能保障這類特色小鎮建設的圓滿成功。
上一頁
上一頁
慶祝我司簽約貴州黔東南鎮遠古城【美食文化商業街升級改造】專項設計
2025-06-20
慶祝我司簽約徐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體創意與規劃設計】咨詢服務
2025-05-09
慶祝我司簽約昆明市高品質都市莊園【創意設計與場景營造】全案服務
2025-03-25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