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體 / VIDEO
專家智囊 / EXPERT
2017年已過一半,這些八大部門精選政策你讀懂了嗎?
發布時間:
2024-12-20
來源:
作者:
2017年已過一半,這些八大部門精選政策你讀懂了嗎?
2017年已過一半,這些八大部門精選政策你讀懂了嗎?
八大政策分別來自己農業部、國家旅游局等中央各部委,我們精選核心的部分,并加以解讀。
一、用地方面的政策
原文節選自:《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
發布時間:2017年02月09日
發布部門:國務院
"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堅持耕地質量數量生態并重。嚴格控制非農業建設占用耕地,加強對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引導,加大生產建設和自然災害損毀耕地的復墾力度,適度開發耕地后備資源,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加以嚴格保護,2020年和203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分別不低于18.65億畝(1.24億公頃)、18.25億畝(1.22億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15.46億畝(1.03億公頃),保障糧食綜合生產能力5500億公斤以上,確保谷物基本自給。"
解讀:
土地是農業發展的根本,休閑農業更是如此,有朋友拿完地不敢建設,也朋友建設過程中被阻止,也有朋友建設完被停用,甚至被拆除!為什么?沒研究好國家政策。
國家要確保百姓吃自己種的糧食,這是國家戰略,而劃定永久性基本農田是這一戰略達成的首要措施。那我們就要明白,如果你想做休閑農業,盡量不要碰基本農田,絕對不能碰永久性基本農田。盡量去選:一般耕地、林地、山地、四荒地。

二、家重點扶持的主體
原文節選自:《2017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發布時間:2017年03月23日
發布部門:農業部、財政部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將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返鄉涉農創業者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作為重點培育對象,開展針對性培訓,提升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
解讀:
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上面靠各級政府的引導,下邊絕對靠的是經營主體。在傳統農業里,自家種自家的地,家庭是最常見的經營主體;可是,在現代農業里,農業要適度規模,要專業化,這就要求有新的經營主體出現。
那,現在國家鼓勵哪些經營主體呢?很簡單,看看國家把資金補貼給誰了?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等,都是國家重點扶持的主體。
所以,在從事休閑農業時,看看我們有哪些項目?可能滿足哪些國家補貼要求?這些要求要求你的經營主體。

三、國家對農業污染源亮紅牌
原文節選自:《2017年農業源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工作安排》
發布時間:2017年02月28日
發布部門:農業部
“推進畜禽養殖糞污綜合治理。組織召開全國畜禽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工作會議,全面推進畜禽養殖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加強規劃引導,優化調整生豬養殖布局,繼續開展洞庭湖區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試點,科學劃定禁養區。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推動適度規模標準化養殖。 ”
解讀:
很多搞養殖的朋友感受最深,干著干著不讓干了,或是新項目要求有環評,環評不達標沒法開展建設。
不僅是養殖污染,其它方面的污染源也在按照: “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加強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
其中“一控”是,要控制農業用水的總量;“兩減”,主要是把化肥、農藥的施用總量減下來;“三基本”,就是針對畜禽污染處理問題、地膜回收問題、秸稈焚燒的問題采取有關措施,通過資源化利用的辦法從根本解決好這個問題。

四、農業跨界才有出路
原文節選自:《2017年一號文件》
發布時間:2017年02月05日
發布部門:國務院
“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
解讀:
種出好東西賣不掉,賣掉了也沒有利潤,因為營銷成本高。不僅種植,養殖也是,所以,純一產利潤薄,這個在農業基本是共識了。凡是活下來,活的好的,多多少少和跨界有聯系。農業+旅游成就了休閑農業,農業+住宿成就了民宿,農業+旅游+教育成就了親子農莊,農業+中藥成就了養生等等。
未來莊主們可考慮結合周邊的學校、小區、現有旅游資源、特色文化等方面進行深度開發,挖掘能夠與休閑農業深度融合的方式。例如,在農莊內不定期開展各項特色民俗活動、傳統節慶活動、體育運動競技、研學游學活動、傳統文化活動,增加農莊的活躍度和人流量。

五、項目立項前置審批條件縮減
原文節選自:《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2017年04月08日
發布部門:發改委
“第三條 對關系國家安全、涉及全國重大生產力布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項目,實行核準管理。對前款規定以外的項目,實行備案管理。
第六條 企業辦理項目核準手續,應當向核準機關提交項目申請書;由國務院核準的項目,向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提交項目申請書。項目申請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企業基本情況;
(二)項目情況,包括項目名稱、建設地點、建設規模、建設內容等;
(三)項目利用資源情況分析以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四)項目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分析。
第十三條 實行備案管理的項目,企業應當在開工建設前通過在線平臺將下列信息告知備案機關:
(一)企業基本情況;
(二)項目名稱、建設地點、建設規模、建設內容;
(三)項目總投資額;
(四)項目符合產業政策的聲明。
企業應當對備案項目信息的真實性負責。
備案機關收到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全部信息即為備案;企業告知的信息不齊全的,備案機關應當指導企業補正。”
解讀:
休閑農業項目一般要在發改局備案,簡政放權后這一流程有所簡化。在這個由國務院公布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實行核準管理的項目,還是實行備案管理的項目,項目選址意見書、環評批文、土地預審意見和節能審查意見,都不再是項目立項核準或備案的前置條件。
并且新條例對項目備案更簡單,不需要辦理任何批文,備案機關收到企業報送的全部信息即為備案。
同時,新《環評法》第二十五條也明確規定: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依法經審批部門審查或者審查后未予批準的,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也就是說,環評批復不再是項目立項之前必須完成的,但在項目開工前必須完成的。

六、1000個特色小鎮帶來新機遇
原文節選自:《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開發銀行關于開發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鎮建設促進脫貧攻堅的意見》
發布時間:2017年02月08日
發布部門:國家發改委、國家開發銀行
“這個文件實際上是對2016年下半年的《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的實質性推進,當時的文件提到:“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
解讀:
從去年政策出臺后,各地政府的規劃也已經提上日程了,有的地區也已經劃定好“地盤”。
那對于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業態,可以提前布局,收獲遠期收益。

七、2017:品牌農業元年
原文節選自:《關于2017年農業品牌推進年工作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7年01月22日
發布部門:農業部
“成立農業部農業品牌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國農業品牌工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精神,制定《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農業品牌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我國農業品牌的發展方向、工作重點和實現路徑。 ”
解讀:
市場消費升級,有更多人要吃更好的東西,那品牌農業是區別好壞的必要手段,也是提升農產品價值的手段,是農產品最終在市場上實現價值的體現。
這次農業部親自高調抓品牌,說明在國家政府層面上,對品牌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休閑農業,可以園區為基礎,打造自有品牌,快速跟上。

八、健康旅游或成為新秀
原文節選自:《關于促進健康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2017年05月12日
發布部門: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旅游局、中醫藥局
“發展休閑養生服務。依托各地旅游和養生資源,將休閑度假和養生保健、修身養性有機結合,拓展養生保健服務模式,針對不同人群需求特點,打造居住型養生、環境養生、文化養生、調補養生、美食養生、美容養生、運動養生、生態養生以及抗衰老服務和健康養老等一系列旅游產品。”
解讀:
健康+旅游結合,成為一個全新課題,在巨大的市場呼吁下,必將產生一個全新的產業。
大家在新項目的規劃中,可以嘗試加入健康的元素,甚至直接把健康做為休閑農業的主題,借助健康和旅游兩大翅膀后,與傳統的休閑農業項目區別化競爭,產生新的營利點。
慶祝我司簽約貴州黔東南鎮遠古城【美食文化商業街升級改造】專項設計
2025-06-20
慶祝我司簽約徐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體創意與規劃設計】咨詢服務
2025-05-09
慶祝我司簽約昆明市高品質都市莊園【創意設計與場景營造】全案服務
2025-03-25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