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體 / VIDEO
專家智囊 / EXPERT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降低國有重點景區門票價格、推進“廁所革命”
發布時間:
2024-12-20
來源:
作者: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降低國有重點景區門票價格、推進“廁所革命”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李克強說,五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開創新局面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的五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極其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開創新局面。
黨的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制定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和行動綱領,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十二五”規劃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五年來,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加到82.7萬億元,年均增長7.1%,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1.4%提高到15%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財政收入從11.7萬億元增加到17.3萬億元。居民消費價格年均上漲1.9%,保持較低水平。城鎮新增就業6600萬人以上,13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了比較充分就業。
五年來,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成為經濟增長主動力。高技術制造業年均增長11.7%。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2萬億斤。城鎮化率從52.6%提高到58.5%,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
五年來,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量子通信、大飛機等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互聯網+”廣泛融入各行各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日均新設企業由5千多戶增加到1萬6千多戶。快速崛起的新動能,正在重塑經濟增長格局、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新標志。
五年來,改革開放邁出重大步伐。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推動政府職能發生深刻轉變,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明顯增強。“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著,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結構優化、規模穩居世界前列。
五年來,人民生活持續改善。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易地扶貧搬遷830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居民收入年均增長7.4%、超過經濟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萬增加到1億3千多萬。社會養老保險覆蓋9億多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5億人,織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6.7歲。棚戶區住房改造2600多萬套,農村危房改造1700多萬戶,上億人喜遷新居。
五年來,生態環境狀況逐步好轉。制定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個“十條”并取得扎實成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重點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一半,森林面積增加1.63億畝,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近2000平方公里,綠色發展呈現可喜局面。
剛剛過去的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并好于預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9%,居民收入增長7.3%,增速均比上年有所加快;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失業率為多年來最低;工業增速回升,企業利潤增長21%;財政收入增長7.4%,扭轉了增速放緩態勢;進出口增長14.2%,實際使用外資136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經濟發展呈現出增長與質量、結構、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這是五年來一系列重大政策效應累積,各方面不懈努力、久久為功的結果。
過去五年取得的全方位、開創性成就,發生的深層次、根本性變革,再次令世界矚目,全國各族人民倍感振奮和自豪。

李克強明確我國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明確了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穩中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宏觀杠桿率保持基本穩定,各類風險有序有效防控。
李克強說,上述主要預期目標,考慮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符合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際。從經濟基本面和就業吸納能力看,6.5%左右的增速可以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城鎮調查失業率涵蓋農民工等城鎮常住人口,今年首次把這一指標作為預期目標,以更全面反映就業狀況,更好體現共享發展要求。
李克強說,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林牧漁業和種業創新發展,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穩定和優化糧食生產。新增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發展 “互聯網+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改革。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辦法,建立新增耕地指標、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脫貧攻堅和支持鄉村振興。深化糧食收儲、集體產權、集體林權、國有林區林場、農墾、供銷社等改革,使農業農村充滿生機活力。
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改善供水、供電、信息等基礎設施,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穩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推進“廁所革命”。促進農村移風易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李克強強調積極擴大消費和促進有效投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積極擴大消費和促進有效投資。順應居民需求新變化擴大消費,著眼調結構增加投資,形成供給結構優化和總需求適度擴大的良性循環。
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推進消費升級,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支持社會力量增加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服務供給。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推動網購、快遞健康發展。對各類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要依法懲處、決不姑息。
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今年要完成鐵路投資732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資規模達到1萬億元。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實施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376億元,比去年增加300億元。落實鼓勵民間投資政策措施,在鐵路、民航、油氣、電信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項目,務必使民間資本進得來、能發展。
慶祝我司簽約貴州黔東南鎮遠古城【美食文化商業街升級改造】專項設計
2025-06-20
慶祝我司簽約徐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體創意與規劃設計】咨詢服務
2025-05-09
慶祝我司簽約昆明市高品質都市莊園【創意設計與場景營造】全案服務
2025-03-25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