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體 / VIDEO
專家智囊 / EXPERT
現代農業觀光園旅游規劃一般探討
發布時間:
2024-12-23
來源:
作者:
一、 現代農業觀光園產生的背景
1、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居民對于自然的渴望日益曾強,假期、周末去鄉下旅游度假的人群越來越多,現代農業觀光園的誕生恰好呼應了人們的新型旅游需求與渴望。另外,城市化進程過快,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弊端,如環境的惡化,生態系統的破壞等。藍天白云已經逐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灰蒙蒙的天空和越來越多的污染。這些污染給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也給國家經濟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田園”般的生活越來越成為現代都市人的生活夢想,在這種大環境下,現代農業觀光園應運而生。
2、居民收入的增加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多。在物質生活充裕的同時,人們將更多地關注精神生活,而隨之用于休閑娛樂的花費也將提高,旅游、度假、養生已漸漸成為人們生活中很平常的一部分。“回歸大自然”的潮流在新的城鎮工作人員群體中悄然興起,這些都促進了現代農業觀光園的建設和發展。
3、居民假期的增加
隨著國家實行雙休日,以及十一、中秋節、元旦及過年假期的增加,居民的工作時間與休閑時間的比例有了很打的調整,休閑娛樂時間的增加,使人們更有時間旅游、度假等。
4、 現代農業的發展
由于人類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結構的轉變,世界農業生產在近幾十年內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代農業也在逐步的轉變與進化,這與過去農民的艱辛、農村的破敗、和農產品貿易地位低下的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農業中現代科技含量的不斷增加,農民綜合素質逐年提高,使現代農業向多元化發展。觀光農業就是現代農業衍生出的一個分支,其他的還有生物農業、生態農業、創匯農業、設施農業等等。觀光農業作為綠色、健康、經濟效益顯著的農業種類現在己經成為農業的典范。
二、 現代農業觀光園旅游規劃的理論依據及理論支撐
1、 生態學與景觀生態學理論
生態學:研究有機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生態規劃(Ex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LL.麥克哈格(Ian Lennox Mcharg)在《設計結合自然》中這樣寫道:“利用生態學理論而制定的符合生態要求的土地利用規劃稱為生態規劃。”在農業觀光園規劃時,如果能以生態學的理論進行合理分析,不但能滿足土地使用的要求,也能滿足現代人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
景觀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在一個相當大的區域內,由許多不同生態系統所組成的整體(即景觀)的空間結構、相互作用、協調功能及動態變化的一門生態學新分支。景觀在自然等級系統中一般認為是屬于比生態系統高一級的層次。景觀生態學以整個景觀為研究對象,強調空間異質性的維持與發展,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大區域生物種群的保護與管理,環境資源的經營管理,以及人類對景觀及其組分的影響。
景觀生態學中,任何形式的農業活動,包括觀光農業都必然落實在具體的地域空間上,構成各類農業景觀,這種空間特征,是應用景觀生態學原理方法于農業觀光園規劃和設計實踐中的基本前提。同時,農業觀光園規劃和設計的最終成果也必然表現為空間格局合理的具體農業景觀。特定區域農業觀光的規劃和設計,既包括具體農業觀光園和觀光項目的研究,也包括確定這些觀光園區位的區域觀光功能區劃研究。農業觀光還要求美化和保護環境,因而合理經營的農業觀光園較常規農業園更加重視環境和自然保護,對促進區域生態平衡具有積極意義。
2、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理論
現代農業觀光園的規劃設計不同于一般的農園,需要通過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理念和手法,營造出不同于第一自然,而兼具第二自然和第三自然特點的特殊游賞、休閑空間。
(1)景觀規劃理論:景觀規劃就是一種合理使用和管理土地的活動,這種活動能保證人、植物、動物、及其生存所依賴的資源都有適宜的生境或存在的位置,就是協調人的利用與自然存在的關系。在農業觀光園的選址、功能分區、交通規劃等各規劃環節中協調各種自然要素的關系,注重使用功能與生態倫理的結合。
(2)園林美學理論:將園林美學的一般原則和農業景觀的自身特色相融合,為農業觀光園創造優美的園林環境。
(3)行為學理論:研究不同的園林空間對游人的活動和心理產生的影響,以及游人對園林空間的需求與反饋。以此為指導為農業觀光園創造積極的,充滿活力的園林空間。
3、旅游學相關理論
(1)旅游心理學
旅游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分支應用學科,它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借助于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研究旅游活動中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的規律。旅游心理學認為旅游動機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旅游活動的內部動因或動力旅游動機的產生和人類的其他行為動機一樣,都來自人的需要。規劃現代農業觀光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人們來旅游。那么只有對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把握清楚,才能使設計建造的園區適合游人的的需要,滿足他們的喜好,才能很好地為他們服務,從而受到游人的歡迎和贊賞。
(2)生態旅游理論
生態旅游這個名詞出現不過20多年歷史,然而卻顯示出旺盛的活力,形成蓬勃發展、內容豐富的旅游體系。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墨西哥專家豪?謝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在文章中使用“生態旅游”這一概念。它不僅被用來表征所有的觀光自然景物的旅游,而且強調被觀光對象不應受到損害,是在持續管理的思想指導下開展的旅游活動。現代農業觀光園是一種典型的生態旅游模式,具備生態旅游的各種形式,發展前景廣闊。
(3)旅游美學
旅游美學是以旅游為研究對象學科,是美學的一個分支。旅游美學的研究對象,有三個方面,一是審美對象,即旅游者的觀賞對象;審美主體,即作為觀賞者的旅游者的什么心理;旅游中的諸多審美關系,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旅游美學要從旅游這一獨特的角度來闡明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藝術品以及園林、飲食等審美對象的審美特性和觀賞品嘗方法。在旅游事業中,包括農業觀光旅游的活動中,都需要美學理論的指導。如果在現代農業觀光園的營造中,不按照美的規律行事,那么要取得成功和發展是不可想象的,現代農業觀光園旅游的經濟效益,也有賴于它的審美效益。
三、 目前我國農業觀光園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
1、數量多,效益低
近幾年,觀光農業在國內從南到北遍地開花,大家紛紛把觀光農業看作是一條高效農業之路,然而觀光農業開展幾年以來,經營成功的例子比較少。據有關報道,浙江省大多數的觀光農業園都處于慘淡經營的困境。另有數據調查顯示,我國有90%以上的觀光農業園區虧損。
2、 項目結構過于簡單,特色不鮮明
全國的觀光農業園中,觀光果園、垂釣園、觀光林場開發比較多,設計的一些旅游活動大多雷同,集中于觀光、采摘、垂釣等活動。旅游項目缺乏特色,失去吸引力。更有的園區由于決策偏差、投資不到位等等原因,使得設計的項目既達不到高科技帶來的先進、科學、令人嘆為觀止的效果,又破壞了田園應有的恬靜、質樸、悠然自得的風光,造成了雅不雅、俗不俗的尷尬局面。
3、重復建設,功能雷同
多數觀光農業項目都是農民自發、盲目地發展起來的,他們僅僅看到本村、本鄉的范圍,而看不到全縣、全市甚至更大的區域,許多項目都缺乏科學的規劃和市場調查,因此,就出現了區域內觀光農業項目重復建設、功能雷同的問題,造成項目間的惡性競爭。
4、季節性強,旅游觀光旺季短
由于農業具有季節性的特點,觀光農業也具有非常鮮明的季節性,這是觀光農業與其它景區景點尤其與其它人文景點相比最明顯的區別。象采摘節、賞花節前后僅持續十幾天甚至幾天的時間,這就造成了旅游旺季特別短,游客的數量比較少,旅游收入也就相應減少。因此,如何延長觀光時間、隨著季節的變換進行項目的變換是觀光農業研究的重要問題。
5、 建設水平比較低,缺乏精品工程
多數觀光農業項目都是鄉村集體或農民個體出資建設,因而普遍存在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整體建設水平比較低,旅游環境較差,衛生條件達不到標準,管理人員素質較低,急功近利思想嚴重,存在“蒙客”、“宰客”以及“臟、亂、差”現象,導致游客來了一次就不想再來第二次,重游率低,甚至出現游客投訴現象,給景區帶來負面影響,觀光旅游項目生命力不強,最終在投入與效益的差距中無法生存。
山合水易機構
網址:http://www.krbtlfn.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2號 -1號樓(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園區內)
電話:400-650-6990 010-84098642
傳真:010-64152865 郵箱:info@shsee.org
上一頁
上一頁
慶祝我司簽約貴州黔東南鎮遠古城【美食文化商業街升級改造】專項設計
2025-06-20
慶祝我司簽約徐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體創意與規劃設計】咨詢服務
2025-05-09
慶祝我司簽約昆明市高品質都市莊園【創意設計與場景營造】全案服務
2025-03-25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