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案例 / CASE
案例多媒體 / VIDEO
專家智囊 / EXPERT
中部地區鄉村旅游開發研究
發布時間:
2024-12-20
來源:
作者:
一、鄉村旅游的內涵
鄉村旅游起源于歐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中葉。1865年,意大利“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的成立,標志著鄉村旅游的誕生。當前,對鄉村旅游的定義有多種說法,但卻都沒有形成統一認識得到學術界普遍認可。
研究鄉村旅游的概念,應從旅游主體——旅游者、旅游客體——旅游資源吸引力因素以及旅游者的動機、旅游者的活動范疇等方面對旅游資源加以界定。筆者認為,鄉村旅游的內涵可以歸納為:鄉村旅游是以遠離都市的鄉野地區為目的地,以鄉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為吸引物,以城鎮居民為主要目標市場,通過滿足旅游者休閑,求知和回歸自然等需求而獲取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一種旅游方式。
二、中部地區鄉村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中部地區鄉村旅游發展雖然取得長足進步,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理論研究建設不夠
“鄉村旅游”的概念從1997年才出現在國內的理論界,隨著1998年”華夏城鄉游”的推波助瀾,1999年論文數量從1998年的2篇增加到9篇。2004年以”鄉村旅游”命題的論文數量達到16篇,總量達到73篇。雖然鄉村旅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針對于中部地區環境和文化的鄉村旅游的開發缺乏必要的理論基礎的支持,理論建設還需加大力度。
2、宏觀管理力度不夠
(1)相應的政策法規欠缺
目前,鄉村旅游的發展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中部地區的各地政府也未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來保護和管理,經營者經營無法可依,游客的權利無法得到保護,政府行政部門管理無章可循。
(2)缺乏整體規劃控制
中部地區的許多鄉村旅游區缺乏總體規劃,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復建設、低層次開發、環境破壞現象嚴重。不僅造成資源、財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也使鄉村旅游產品品位不高、產品生命周期短,極大地影響了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3)鄉村旅游經營者和地方政府對開發鄉村旅游地所需要的條件認識不足
目前,地方政府和鄉村旅游經營者往往簡單以為現有的農田、果園、牧場、養殖場的開發利用便能建成鄉村旅游區,對開發、建設鄉村旅游地所需要的其他資源條件包括農業資源基礎、鄉村自然景觀及文化景觀基礎、區位條件、社會經濟條件、旅游基礎設施條件、投資條件等認識不足。
3、無序盲目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加劇
目前,在缺乏發達地區成功理念和經驗的前提下,無序盲目的發展給中部地區的鄉村旅游帶來了社區生態環境和文化環境的影響:
(1)對社區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空氣品質方面,鄉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帶泥土氣息的空氣品質正伴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游人的進入以及供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的大量進入在日益下降。汽車排放的大量尾氣、揚起的塵埃、旅游區內餐館、飯店等生活鍋爐排放的廢氣都在影響著鄉村旅游地的空氣質量。
在環境衛生方面,固體垃圾污染問題嚴重。游客遺棄的飲料瓶、食品袋,經營者遺留的生活垃圾,開發商拋棄的建筑垃圾等固體垃圾在鄉村旅游區的水面、路邊、河岸、田間到處可見,嚴重地影響了旅游地的環境衛生,影響了當地農民和游客的生活和健康。
在植被保護方面,鄉村旅游地的植被面積正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在減少。不合理的開發建設、破壞性的建設、無規劃的道路、餐館、娛樂場所建設、游客的隨意采摘與踐踏都是鄉村旅游地的植被破壞的禍首。
(2)對社區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
這種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鄉村文化被城市文化所同化。由于參加鄉村旅游的旅游者一般都來自經濟相對發達的中心城市,城市發達的經濟孕育產生的強勢文化對經濟欠發達的鄉村旅游地的弱勢文化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城市游客的大量進入使鄉村的弱勢文化向城市的強勢文化靠攏,最后被同化。同化導致城鄉差別的日趨縮小或最終消失,鄉村也就因此失去對都市旅游者的吸引力,鄉村旅游也將會不復存在。二是鄉村樸實的民風和生活秩序受到破壞。由于高消費、時髦的城市游客的進入,在游客財富和生活方式的誘導下將將對一部分鄉村居民產生消極影響,如外表裝束打扮、娛樂方式、飲食愛好等方面的盲目模仿,繼而發展到有意識的追求,從某種意義上說將斷送鄉村旅游的發展進程。
4、產品系列化、深度化開發不夠
鄉村旅游產品單一、未形成系列,鄉村各種資源未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許多鄉村旅游活動只是“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住農家房”,產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復較多,不能滿足游客多層次、多樣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其次,產品粗糙、深度開發不夠。許多鄉村旅游產品只是在原有生產基礎上稍加改動和表層開發,缺乏創新設計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顯,難以讓游客感受和體驗鄉村旅游地的形象,從而影響了鄉村旅游發展的后勁。
三、中部地區鄉村旅游的開發對策
鄉村旅游與其他形式的旅游有一些明顯的區別,針對于中部地區,鄉村旅游開發和利用必須結合其自身的特點,對于存在的問題的解決要做到“對癥下藥”。
1、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
為了解決鄉村旅游發展面臨的問題,發達國家采取積極對策,使鄉村旅游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參考:
(1)把發展鄉村旅游納入解決農村問題,推動農村持續全面進步的戰略范疇,從政策層面進行有效推動。以英國為例,為解決日漸凸顯的農村社區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農業和農民收入下降問題,農村的貧困問題,農村環境等問題,英國在2001年大選后將原農業、漁業及食品部(MAFF)改為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FRA)并增加了“環境”與“農村事務”,采取了更具競爭性、靈活性,對環境更加負責的政策。政府每年投入約5億英鎊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為了繼續提高對農村事務的支持水平,到2007年預計撥付16億英鎊來支持英國農村發展計劃。英國環保人士巴徹勒說:旅游業是英國最大的產業,截至目前,到英國鄉村休閑農作和生態旅游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0億。
(2)突出強調保持鄉村自然人文環境的原真性。法國、日本等一些旅游發達國家,在進行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和規劃時,非常重視在原有的一些遺址上進行復原和整修,盡可能保持其傳統的、舊式的、古董的、原貌的民俗景點或博物館,使之成為鄉土式的綜合博物館。鄉村旅游與其是在鄉村空間里旅行,還不如說是在鄉村概念中旅行。鄉村魅力對于都市人群來說,或許并不是換一種“地方”,而是換一種體認“價值”。
(3)鄉村旅游客源從區域性向跨區域、國際化方向轉化。鄉村旅游在起步階段,一般以近郊旅游為主,客源為附近城市居民,區域很狹窄。隨著鄉村旅游產業規模的擴大,主要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日益注重品牌建設,加大了宣傳促銷的力度。鄉村旅游目的地的客源構成趨向多元,一些知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中遠程的國內游客以及境外旅游客源。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鄉村旅游的國際化也隨之加快。
2、結合生態旅游,走持續發展之路
鄉村旅游是人們向往“回歸自然”、渴望“返璞歸真”的需求下,興起和發展起來的,它強調的是鄉土味、自然味和原始味,其實質就是生態旅游。因而,在中部地區的鄉村旅游發展中,首先要防止標準化、商業化和城市化對“鄉村性”的侵蝕。地方政府要加強管理和引導。在建筑風格改造、公共廁所、停車場、垃圾處理、清潔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設施設計成與農村的鄉村性和諧的形式,如“麥秸垛”式的停車場、豆柵瓜架下的餐廳、拱頂綠坡式的垃圾場等等。其次,要防止鄉土文化的喪失。政府機構要積極參與,對有關旅游環境意識進行有效的宣傳,培養旅游者對接待地社會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愛和自豪感,要讓鄉村居民明白農耕文化從社會發展階段來說是落后的,但其“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方式卻是人類共同向往的,現代人追求的生存質量和生活時尚,便是返璞歸真、親近泥土。
3、發展旅游項目,增強旅游體驗性,開發高質量高層次的鄉村旅游產品
(1)發展旅游項目,增強旅游體驗性
隨著游客消費心理的成熟,他們已不滿足于急行軍式的觀光體驗,期望近距離地、多方式地與旅游吸引物接觸,游客投入時間和費用參與旅游活動根本追求是為了追求快樂的體驗。在鄉村旅游開發中應設計豐富、生動的體驗項目,來滿足游客的體驗經歷以及他們的個性化旅游需要。挖掘出新的豐富的鄉村活動,如:笨豬賽跑、野鴨放飛、松鼠散果等動物表演,開展有特色的田間勞作,如田間放羊、放鴨、果園采摘、燒架做飯以及農家喂豬等。同時,也要設計使游客完全沉浸其中的深度體驗項目,如讓游客最大限度與當地居民接觸,了解與自己完全不同的生存方式,如可推出“當一天農民”、“做一回漁夫”等旅游項目。
(2)開發高質量的鄉村旅游產品,適應市場,帶動、 引導市場需求向高層次發展
高質量的產品,從商品經濟的角度看,能具有穩定而持久的需求市場;從環境的角度看,能允許其穩定而持久地生產下去。我們在平安村、鎮山村、周莊都看到了“陽朔現象”的曙光。周莊與福祿貝爾同在昆山市,兩處一地之隔,一個生氣勃勃,一個倒閉關門?!霸绞亲匀坏牟旁绞侨祟惖?,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這一指導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思想原則在這里受到最嚴格的檢驗,也得到最充分的體現。
在現代科技農業觀光產品中,應加強傳知授教的教育內容,使游人通過旅游獲得現代農業科技知識;開辟生態農業區,應為游人提供參與活動的充分空間,培養扶植生態農業接待戶,以旅游經濟的附加來保證生態農業的發展;在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的老少邊貧地區,要加強開發區的文化含量,增加度假型、參與型旅游產品的開發,以適應國際市場日益擴大的需求。
4、做好培訓工作,提高服務水平
要進一步規范調整提高鄉村旅游接待的整體水平,就要提高相關人員的整體素質,強化旅游服務意識。一是加強對旅游知識的培訓。增強旅游知識培訓,有利與旅游從業人員更好地了解當前旅游業發展的形勢和趨勢,進一步抓好日常管理和積累經驗。二是強調服務規范培訓。鄉村旅游以“特色”吸引人,但這種特色是建立在規范服務的基礎之上的??梢哉f,沒有規范和標準化的服務,特色就不可能存在。三是加強對本土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的培訓。要認真挖掘,認真總結地方民俗文化和風土認清,并加強旅游從業人員在這方面的培訓,使鄉村旅游與當地民俗風情和鄉土文化實現有機結合,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和服務檔次。
四、小結
在國家中部崛起規劃的政策背景下,中部地區的鄉村旅游開發不能只停留在初級水平上,必須走與生態旅游、文化旅游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挖掘民族文化中豐富的內涵,開發出有中國特色的鄉村旅游,才能持久而興旺地發展下去。
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
網址:http://www.krbtlfn.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2號 -1號樓(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園區內)
電話:400-650-6990 010-84098642
傳真:010-64152865 郵箱:info@shsee.com
慶祝我司簽約貴州黔東南鎮遠古城【美食文化商業街升級改造】專項設計
2025-06-20
慶祝我司簽約徐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體創意與規劃設計】咨詢服務
2025-05-09
慶祝我司簽約昆明市高品質都市莊園【創意設計與場景營造】全案服務
2025-03-25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